【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鑫】9月17日至19日宇轩配资,河南省医药产业数智化转型专题调研活动在信阳召开。
此次活动旨在贯彻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7+28+N”产业群链协同发展体系,落实全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推动河南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数智化转型。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字化与未来产业处一级调研员宁炜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生物与医药工业处二级调研员刘苏,省现代医药产业联盟成员代表,信阳市工信局、新县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以及羚锐制药、安图生物、太龙药业、乐普药业、仲景宛西制药、润弘制药等多家省内重点医药企业参加调研。
现场参观,数智化如何赋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化在医药企业有哪些应用场景?数智化如何赋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宇轩配资
9月17日、18日,大河财立方记者随调研组一行走进羚锐制药数智化生产车间、智能仓储中心等现场参观。记者看到,在羚锐制药的中药材提取车间,实现了现场无人化自动作业,技术人员在控制中心通过电脑就可以进行生产操作。
羚锐制药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药材投放,到设置时间、温度、压力,这些生产步骤以前依靠工人在生产线上根据多年经验进行操作,进行智能化改造后,现在只需在控制中心通过设置好的自动化程序来完成,不仅省时省力,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也能得到提升。此外,通过数智化赋能,与之前相比,我们整体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研发周期缩短,单位能耗下降。”
除了提质、降本、增效,对于医药生产企业来说,智能化改造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可追溯。上述负责人表示,羚锐制药从原料进厂、物料投送、产品生产,到质量检测、成品入库、仓储物流,整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已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构建了一个透明、可追溯的生产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了药品的质量安全与合规性。
羚锐制药的转型成果,是河南省医药产业近年来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生动缩影。除了羚锐制药,多家企业也在转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华兰生物建设了血浆检验及超低温冷链中心数字化车间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数字化车间,生产设备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安图生物多年来一直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检验设备与检验业务的深度融合宇轩配资,并利用AI技术不断赋能检验设备……
交流座谈,共探医药产业数智化转型新路径
近年来,河南省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有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9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到,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全方位转型。围绕“7+28+N”产业链群编制数字化转型“一图四清单”(场景图谱,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要素清单),分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
在现代医药产业,加快大模型在药物智能筛选、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药物合成工艺优化等领域应用,提升药品研发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打通生物学数据、医疗健康数据壁垒,加强中医药大模型构建和训练,攻克中药产品一致性难题。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诊断检测、脑机混合、肢体智能康复等领域应用,提高医疗器械特异性和灵敏度。
如何科学规划并高效推进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切实赋能企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调研期间,召开了交流会,围绕河南省医药产业数智化转型路径、协同合作模式等开展交流研讨。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字化与未来产业处一级调研员宁炜文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到生产、管理中去。企业应从转认知、转文化、转组织、转模式、转方法五方面着手,从宏观到微观,将数字化转型渗透到方方面面,未来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开道领跑’。”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生物与医药工业处二级调研员刘苏表示:“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希望参会企业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做法,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责编:王时丹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宇轩配资
广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